银行理财子公司“天时地利人和”和“固定收益”应运而生

原标题:“时间地点不协调”,“固定收益”应运而生

回顾2020年金融市场表现,“固定收益”产品成为银行金融子公司“撑起”基金公司竞争压力的主力军。很多金融子公司都认同增加股权资产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但银行处于天然的风险厌恶型客户环境,承担着规避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任,因此在探索股权资产的投资和研究时不得不更加谨慎。

在新的资产管理规定下,银行融资正面临着净值转型的重要转变的适应期。这意味着,打破传统“保本”观念的银行理财产品将直接面对资产管理市场的竞争,提高股权资产比例和直接融资符合政策导向。未来资本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会更加突出,在股权资产的投资和研究中填补“短板”已经成为很多业内人士的共识。

财务委员会和央行相关部门负责人已公开表示支持我行理财子公司提高股权产品比例。中国保监会副主席曹宇公开表示,中国资本市场存在投资者结构失衡等问题,如股票市场个人投资者比例过高,而债券市场银行资金长期占主导地位,投资者类型相对单一,需要均衡发展机构投资者队伍,丰富和拓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源泉。

虽然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出现既有“好时机”,也有“好地方”,但还没有集“人和”于一身。一方面,缺乏“人文和谐”是由于母行对债务产品的良好投资,但缺乏股权投资和研究人才,缺乏发行股权产品的先天基因;另一方面,正是银行客户的风险厌恶特性,导致股权产品缺乏接受度,投资者教育不成熟,市场选择迫使银行理财人员放缓股权产品的发行。

在这种背景下,“固定收益”产品应运而生。固定收益仍然是“固定收益”产品的主要特征,即投资传统债券资产,主要目的是获取稳定收益,非标准和股票资产成为增加收益的辅助作用。这类产品是“过渡性”产品,是为了兼顾用户风险偏好和收益率的市场竞争力而诞生的,已经成为目前银行理财最重要的产品类型。

另外,银行是否应该加入股权产品市场也不一样。一方认为,打破“公平交易”是市场健康发展的必然前提。在此基础上,用户意识到任何理财产品都会有“盈亏”,这也是必然的结果。在市场接受度逐渐提高后,银行理财人员可以打破客户偏好的束缚,提高股权资产比例,增强与基金公司的正向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银行机构本身具有金融基础设施的特殊性。从自身风险控制的角度来看,股权资产比例的提高不会过于激进,而是基于审慎的配置。即使是银行的理财子公司,也仍然难以脱离母银行的“约束”。如果股权资产配置比例过于激进,会增加自身的宏观风险,导致本末倒置的情况,即为了防范风险而增加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平衡吸引力和风险偏好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事实上,对于客户群体来说,他们也面临着客观的选择困难。在监管结构性存款整体压降的指导下,比如通过行政手段降低存款收益率,客户群体的选择也相对狭窄。从这一点来看

从银行理财销售的角度来看,似乎向客户销售什么样的理财产品并没有那么重要。它的意图是将客户保留在自己的银行系统中,以维护客户群。“固定收益”产品更能平衡用户的低风险偏好和绝对收益率需求,可能是银行理财的布局机会。

那么,被挤出的存款用户会把注意力转向风险水平普遍较低的银行理财产品吗?目前,银行仍处于“平稳过渡”阶段,挤出效应不明显。但这群原本痴迷于保本和高收益存款的用户,已经开始踊跃讨论购买基金的可行性。

从他们的讨论中可以看出,这些用来替代互联网存款的理财产品究竟能达到多大的“保本”程度,对他们来说仍然是最重要的方面。

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