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债券违约冲击波:华夏幸福等近20家房企被封杀发债
原标题:信用债券违约冲击波:近20家房企被封杀发债
信用债务违约影响房地产行业。
壳牌研究院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过去一周,房企发行境内外债券19只,较前一周减少5只,融资金额约222.2亿元,较前一周减少19.8%。
具体来说,国内债券市场规模大幅收缩。期间,房企新发行境内债券126.6亿元,较上月减少30.1%。海外债券市场相对稳定,规模与前一周基本持平。上周共发行海外债券7只,债券发行规模约95.6亿元,较上月小幅下降0.2%。
审核更严成本更高
一些大型房企也受到了发债的影响。例如,珠海法华集团近日宣布,公司原计划于2020年11月19日发行“珠海法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可再生企业债券”,本期债券发行规模不超过25亿元人民币。由于近期债券市场波动较大,为合理降低发行利率,控制公司融资成本,发行人、主承销商、律师及全体投资者决定取消债券发行,具体发行时间另行确定。
巧合的是,华夏幸福基金会也表示,公司将于2020年公开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但由于目前的债券市场形势,决定在一个可选的时间再次发行。
据Flush iFinD统计,自11月10日以来,已有近20家房地产企业取消或延迟发债。
除了发行失败或延期发行外,对房企融资的监管也在收紧。11月10日,金科房地产2020年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被更新为“失败”。据悉,债券类别为小型公募,计划发行金额80亿元。
“最近的债券市场环境不是很友好,就连房产公司也不能幸免。第一,对债券发行人的审查更加严格;更重要的是,成本上升了。比如2亿元的年化利率是6%,现在上升到6.5%,甚至7%。很多公司压力加大,不得不暂时放弃。”一家国际投资银行的内部人士透露。
国泰君安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债券市场出现了一些新的违约特征。国泰君安表示,根据到期转售数据,房企短期内将面临巨大的债务偿还压力。在“三条红线”的背景下,一些红橙档、土壤储备较差的房企,可能会出现资金链断裂、存在一定信用风险的问题。
稳定资金链是重中之重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肺炎疫情冲击房地产市场,房地产企业销售低于预期,现金流压力大幅增加,信用风险事件频发。
同时,房企的债务压力依然是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剑。根据CICC固定收益统计,2020年到期的国内房地产债券、美元债券和信托金额超过1.5万亿元,比2019年增长10%以上。11月份国内债券和信托的到期日在单个月内还是可控的,但11月份美元债券的到期高峰是71.7亿美元。2020年下半年是国内房地产债券到期的高峰期,每月到期超过上半年任何一个月。与第三季度相比,第四季度略有下降,11月至12月的月到期金额分别为526.9亿元和686.3亿元。
美元债券方面,31.3亿美元债券也将在12月到期或进入转售,该板块将面临一定的赎回压力。信托方面,11月至12月到期金额分别为480.6亿元和677.9亿元,12月到期金额较大。考虑到目前的发行量屡创新低,将再次面临压力。
据CSI彭源介绍,房地产调控政策收紧超出预期。“三条红线”出台后,行业整体信用风险加大,不同房企之间的信用风险继续分化。高杠杆房企被迫刹车,销售增速将继续回落,融资政策收紧预期下融资难度加大,销售缓慢、去转型差的中小房企信贷风险加大。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主任严跃进向记者表示,“无房无炒”的主调未来不会改变,房企的资金压力难以减轻。未来如何稳定资金链将成为房企的当务之急。预计在实施“三条红线”政策的背景下,除了进一步加强融资外,出售项目、引入战略投资的现象还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