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眼的表现难以掩盖发展的瓶颈 公募量化基金急于寻找突

原标题:亮眼的表现难以掩盖发展的瓶颈。公募基金急于找到突破方向。

无论从产品数量还是性能来看,今年的公募量化投资都呈现出整体向上的发展趋势。然而,与爆炸式频繁的公募主动股权基金和处于发展黄金期的私募量化基金相比,公募量化基金遇到了发展瓶颈。

风统计显示,截至第三季度,公募量化基金总规模近2400亿元,无法与规模超过3万亿元的传统股票型基金相比。

业内人士分析,严格的投资限制、极端的市场风格和不平衡的产品布局正在制约公募量化基金的发展。“量化投资是舶来品,在中国发展多年,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量化投资策略和模式。但与私募相比,公募量化产品的投资限制更为严格,产品布局也不均衡,所以规模较小,对机构的吸引力和跟随市场演变的能力还在验证过程中。”一位负责大中型公募量化投资的人士告诉记者。

绩效差异

风统计显示,截至11月20日,今年公募量化基金平均收益率达到28.14%,其中主动型长期量化基金和指数增强型量化基金的收益率中值已经超过30%,不亚于主动型选股型股票基金。从产品数量增长来看,今年以来成立了38只量化基金,几乎和去年的数量持平,尤其是前几年几乎停滞不前的量化对冲基金数量增加了6只。

细分方面,公募量化基金的业绩分化明显。从活跃的长期量化基金来看,今年表现最好的产品主要集中在一些行业题材和热门指数上。据Wind统计,截至11月20日,23只活跃量化基金的回报率超过50%,其中超过一半的产品专注于军工、医药、消费等热点行业,而活跃量化基金在整个市场的表现略显平淡。

指数增强量化产品的差异化更明显,增强基金追踪同一指数的业绩差异可达50个百分点以上。此外,虽然量化对冲产品的公开发行在2019年底重新开放,但股指期货交易的放松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量化对冲策略,但这类产品的表现并不令人满意。今年成立的六家量化对冲基金中,只有一半实现了正回报。

遇到瓶颈

北京某大中型公募量化投资部副总监表示,量化基金近两年业绩相对平淡,这是市场结构和产品布局的原因。他解释说,近年来a股市场的结构性市场更加突出,集中持股、重仓下注的投资模式可以获得超额收益,不利于以多元化投资、全行业选股为特征的量化基金。此外,过去基金公司的布局主要集中在基础广泛的指数增强型产品上,基金合约对投资范围和跟踪误差的要求也使得量化基金难以显著过度配置最强板块。

“这两年量化基金的表现一直比较平淡,主要是因为积极投资的基金经理表现太好了。”广发基金量化投资部总经理陈振普认为,近两年股票型基金的收益中值可以持续跑赢沪深300,这导致指数增强型基金跑赢指数10点的收益并不显著,但这并不意味着全

相对于私募基金,基金经理普遍认为公募量化基金受到更多的约束和限制。陈振普说,公募量化和私募量化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策略不同,公募偏向多因素框架,私募偏向多种策略,所以公募的力度是指数增强,而私募的力度是绝对回报。第二,风险控制不同。公开发行的风险控制是整个公司的风险控制。风险控制的要求更严格,主动性和量化控制在一起,一天的反向是有限的。第三,交易模式不同,不同交易平台的效率也不同。

突破方向

尽管存在一些实际困难,但基金经理仍对公开发行和量化投资的前景持乐观态度。

一位优秀的量化基金经理表示,随着个股数量的增加,机构研究覆盖的股票比例大幅下降,为量化基金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与海外市场相比,个人投资者在a股市场所占比例更高,公募量化基金的超额收益明显高于海外市场。“机构和基金对量化投资的认可和认可在不断提高,有很多个性化需求需要量化策略的参与。”

陈振普认为,公募量化投资的发展空间取决于指数提升的基础有多扎实。只有稳定指数增强型产品的长期超额收益、波动、最大回撤、平均回撤,公募量化团队才能夯实基础,进而找到拓展衍生品投资的发展空间。

“Alpha在海外市场很难做,所以它的量化交易侧重于高频交易和衍生品投资策略,而a股市场是有条件的,两种策略都还在发展过程中。”陈振普说。

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