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打明星基金经理卡 火热的规模背后隐藏着隐忧
今年基金发行市场空前火爆,全年总发行规模有望突破3万亿元。优秀的基金经理趁机推出新产品,有的在半年内管理了5只新基金。
据业内人士介绍,优秀的基金经理得到销售渠道和投资者的认可,基金公司在这些基金经理的掌舵下不断发行新产品。但明星基金经理过度“消费”的现象需要警惕,“拖延症”不利于基金经理和产品管理的成长。
多位绩优基金经理
集中发新基
在盈利效应下,基金发行市场空前繁荣。新发行的基金频繁打出明星基金经理牌,业绩领先的基金经理同时管理着很多新的股票基金。
民生银行的优先股将于11月23日发行,拟设立的基金经理为民生银行基金增长与投资部主任孙伟。今年5月15日以来,孙伟先后管理了四只新基金,即民生银行科技三年封闭组合、民生银行新动能一年固定组合、民生银行六个月持有债券和民生银行新产业组合。如果民生银行的增长按计划最好在12月初结束筹资,孙伟将在不到7个月的时间里接管5只新基金。
从这些新基金的募集情况来看,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一年一次设立混合基金的新动能的设立规模和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39个月的固定负债均超过70亿元。截至11月8日,孙伟掌管7只基金,其中6只为活跃的部分股票型基金,管理的总资产接近170亿元。
鹏华基金的王也是一位基金经理,他的新基金排得满满的。根据产品成立时间的统计,在今年2月至9月底的7个月中,王管理了5只新的股票型基金,其中包括几只爆炸性的产品。截至第三季度末,王管理的10只基金总规模达到554.26亿元。银河证券统计显示,截至第三季度末,王长期管理的6只活跃股票型基金今年的回报率均超过40%,大大优于同期沪深300指数的表现。
此外,京顺长城基金的基金经理宝友在5个月内管理了3只新基金,信达澳洲基金的冯明远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开始管理3只新产品。
对于这种现象,一位基金评估员表示,“大多数情况是因为这些基金经理得到了渠道的认可和市场的欢迎,公司将推出一批产品由他们管理。”
华南公募市场部一位人士表示:“今年基金发行市场人气飙升,公司间竞争明显加剧。一些公司频繁引入明星基金经理来吸引投资者,以获得更高的初始规模,进而提高公司规模的排名。事实证明,明星基金经理的营销计划非常有效,实现知名度的能力得到了验证。
警惕过度消费
明星基金经理
业绩突出的基金经理,受到追捧和信任。有业内人士强调,明星基金经理集中精力发行新产品,造成“一拖再拖”。持有与他们管理的老基金类似的股票是一种投资风险,如果判断失误,可能会血本无归。
某第三方销售平台研究中心主任直言,“好的基金经理稀缺。好的基金经理不仅短期业绩好,而且着眼于长期。规模是性能的天敌,一个人管理太多产品需要慎重考虑。”
“有些业绩领先的明星基金经理管理新产品,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做大规模,导致新产品的重现性明显。同质位置结构容易造成集中判断错误。此外,这些明星基金经理不仅要把精力花在新基金的推广上,还要保持老基金的优异表现,不利于基金经理自身的成长。”以上公众
上述研究中心主任强调,对于投资者来说,在同一基金经理管理的同类产品中进行选择时,通常需要衡量投资方式与规模之间的关系。“如果优秀的基金经理规模过大,投资者需要考虑选择能力相近、规模较小的基金经理。最好选择管理时间较长的代表性基金。”
从去年开始,监管部门不断规范一个基金经理同时管理或“命名”多个产品的情况,要求主动管理型基金经理最多管理10个产品,被动产品型基金经理最多管理15个产品。
“管理多种产品的基金经理很难对不同的基金采用不同的投资策略。长期来看,由其管理的多只基金的经营风格和持仓特征高度一致,会导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出现。”上述公募市场部表示,基金公司在热衷于打出明星基金经理牌的同时,也要警惕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